武威文祥隆印刷厂

全国招商加盟热线

15393539565
武威文祥隆印刷厂
武威文祥隆印刷厂
2020-12-14 10:58:14

“百年”后化作一棵树,可否?生态殡葬仍然在路上

分享到:

从土葬到火葬,从火葬到生态葬,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息。清明节将至,扫墓再次被市民提上日程。随着“移风易俗”的倡导,生态殡葬与文明祭扫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。“树葬”、“草坪葬”、“壁葬”等生态殡葬方式,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。而“鲜花祭祀”、“时空信箱”等祭扫方式,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。

不过,大多数市民还是倾向于选择传统墓葬方式安置亲人骨灰,理解但不选择生态葬。生命源于自然,理应归于自然。在推广生态殡葬的路上,还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破解。

生态墓园更像花园

4月初,日子一暖和,位于任城区二十里铺的银河陵园里,小路两旁的鲜花都盛开了,一朵紧挨着一朵,像是记挂着逝去的亲人一般,淡雅而宁静。临近清明节,不时有市民来到这里,带着一束鲜花,向远去的亲人“寄出”自己的思念。

与二十里铺园区不同,银河陵园青山园区有山有水,风景更佳。在园区中间位置,有一片爱心公墓,这也是一片生态殡葬公墓。占地3亩的墓区上半部分为草坪葬区,下半部分为树葬区。墓区一侧专门设置了爱心纪念墙,上面写着在这里安葬的人员名字。在公益墓区安葬,骨灰全部使用可降解骨灰盒盛装或直接入土埋葬,不建墓穴、不留墓碑、坟头,地面上只种植一颗女贞树,供后人缅怀先人。

无影山公墓位于泗水县高峪镇。园区内除了“一排树木、一排墓穴、一条小路”的普通墓区,没有竖碑且依托山形独立的壁葬区、草坪葬区、花葬区是这里的特色。清明时节,百花争艳,整个墓园犹如一处大花园。

这些新型安葬服务,为的就是引导人们采取节约、环保、生态殡葬,通过将逝者与自然融为一体,回归自然。据无影山公墓管理处主任张敬华介绍,按照民政部公墓建设要求,借鉴外地陵园文化经验,公墓在初建时就投资100多万元开辟了占地16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态墓区。现在墓园内建设了喷泉和草坪,栽植了各种观赏树木、花卉,一改传统墓区压抑的氛围。

“公益墓地的费用不到5000元,有的更便宜,相当于陵园里普通墓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。”银河陵园二十里铺园区主任李怀国坦言,这类墓地埋葬的多是逝去的孤寡老人或者是困难家庭的亲人,“普通市民几乎不会选择”。

“入土”观念深重,多数市民不选生态葬

作为一名从业者,李怀国对生态殡葬不陌生。然而,大多逝者家属对树葬、壁葬、花葬一点也“不感冒”,还是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墓葬方式,安置亲人的骨灰。

“草坪葬”是把骨灰埋在土里,上面铺满青草,墓碑采用卧放的形式。“树葬”是只栽树不立碑,保留了骨灰进行埋葬,把墓地变成了林地。而所谓“花葬”,是将骨灰倒进花坛下方地窖,让其自然溶解。“壁葬”则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,既节约了土地,又环保干净,解决了墓地贵的问题。

张敬华介绍,同属于生态安葬,这几种方式中,只有一块卧碑、草坪葬和树葬因最终埋葬方式仍遵循“入土”这一形式,在这些年的推广中比较容易被市民接受,园区的壁葬区鲜少有人询问。

温馨提示:文章贵在分享,我们崇尚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上一篇:突发新冠疫情对殡葬行业的启示
下一篇:通化市殡葬管理中心致广大市民朋友的倡议书